小米集團-W(01810.HK) -1.180 (-2.812%) 沽空 $17.87億; 比率 20.416% 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收入1,131.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2.3%,高於本網綜合16間券商預測的中位數1,124.17億元。毛利按年升37.4%至259.36億元。純利122.71億元,按年升129.3%,高於本網綜合9間券商預測介乎89.39億至109.41億元;每股盈利47分。
以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計,第三季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增80.9%至113.11億元,創歷史新高,且表現優於本網綜合15間券商預測介乎95.1億至105.57億,中位數為100.65億元。
相關內容《大行》野村降聯想集團(00992.HK)目標價至11元 記憶體價格上漲致成本壓力
集團指,第三季「手機×AIoT」分部收入為841億元,按年增長1.6%;「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290億元,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199.2%。期內,集團的研發開支達91億元,按年增長52.1%。
上季智能手機業務收入為460億元,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4,330萬台,按年增長0.5%。
互聯網服務方面,業務收入94億元,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10.8%。今年9月,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到7.42億,按年增長8.2%。其中,內地月活躍用戶數達1.87億,按年增長11.6%。智能電視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到7,470萬,按年增長8%。
相關內容《大行》摩通降小米(01810.HK)目標價至50元 電動車勢頭良好但核心業務盈利較預期弱
截至今年9月30日,集團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首次突破10億台,達到10.36億,按年增長20.2%。
上季小米交付10.88萬輛新車,按年增加33.8%,創歷史新高。智能電動汽車的均價由今年第二季度的每輛25.37萬元上升2.5%至第三季度的每輛26.01萬元,主要是由於ASP較高的Xiaomi YU7系列交付量增加所致。截至今年9月30日,小米已在中國地區119個城市開業402間汽車銷售門店,設209間服務網點,覆蓋125個城市。
另外,公司指,在中國今年雙十一購物節期間,實現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突破290億元。(sl/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1-18 16:25。)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小米(01810.HK)SU7Pro/Max提車周期縮短 提升產能持續展現出卓越執行力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