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股漲勢凌厲,A股成都華微、寒武紀、盛美上海20CM漲停,京儀裝備、中芯國際漲超14%,傑華特漲近14%,芯源微、天準科技漲超11%。
寒武紀漲股價日內連續攻克1100、1200元兩道整數關口,總市值突破5200億元。
港股半導體產業鏈大爆發,中興通訊大漲15%創歷史新高,華虹半導體漲超17%,中芯國際漲近10%逼近歷史高點。
兩則消息徹底引爆半導體!
DeepSeek在其官宣“正式發佈DeepSeek-V3.1”的文章裏面提到,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FP8Scale的參數精度,UE8M0FP8是針對即將發佈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
據The Information,英偉達下令暫停H20芯片生產。
科創50向上猛攻,當日大漲8.59%創歷史第五大漲幅。
科創板50成分股多為硬科技企業,60.6%持倉為半導體,屬於進攻性強的成長類寬基。
科創50ETF富國、科創50指數ETF、科創50ETF東財漲超10%;科創板50ETF、科創板ETF、科創50ETF龍頭、科創50ETF、科創50ETF基金、科創50ETF指數、科創50ETF中銀、科創ETF、科創50ETF指數基金、科創50ETF增強、科創50ETF南方漲超9%。
站在當前,觀察科創板,截止2025年Q1,以科創100和科創200為代表的科創板近一半公司整體釋放反轉信號,科創50和科創板整體受市值較大的部分公司影響盈利尚在探底。換言之,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科創板公司陸續迎來底部改善。原因在於,科創板的泛次新股特徵,使其產業分佈具備鮮明的時代感,直觀的映射了AI和創新藥等產業。而AI和創新藥等產業逐步進入景氣釋放階段,這是科創板盈利改善的核心驅動。浙商證券認為,科創板自今年6月以來進入主升段,主升段也是牛市主要上漲階段,核心驅動在於AI和創新藥的產業景氣提升。
對於當下市場,華西證券指出,站上十年新起點,A股步入“慢牛”新週期。1)A股市場正處於一輪由制度改革、資金結構優化和經濟動能轉換共同驅動的中長期“慢牛”新起點;2)供給側治理亂象、遏制惡性競爭,疊加需求側政策持續加碼,正在有效扭轉市場對長期通縮和企業盈利塌陷的悲觀預期;3)投資者回報機制的完善,是“慢牛”得以持續的制度基石;4)居民“存款搬家”大幕初啟,潛在增量資金充沛,正反饋機制正在形成;5)險資、社保、養老金及潛在平準基金持續入市,這類資金的長期屬性將優化A股投資者結構;6)“慢牛”的航向將與國家戰略高度同頻,聚焦新動能、新技術,輔之以部分大金融、新消費。
對於半導體行業,中信証券近日指出,當前半導體週期仍處於上行通道,其中AI持續強勁,泛工業接棒消費電子也進入復甦階段。展望未來,AI仍將是半導體產業向上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一方面雲端AI需求持續,另一方面終端AI應用有望加速落地,並且中國半導體廠商在後續AI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顯著提升,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資邏輯具體可以分為兩條主線,其中雲端看國產替代,終端看下游增量。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