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上漲,寒武紀漲超9%,中科曙光漲超7%,帶動人工智能ETF、人工智能AIETF、AI人工智能ETF漲超3%,年內漲幅超65%。
本輪人工智能浪潮由DeepSeek等技術創新驅動,今年以來,超125億元資金淨流入人工智能相關ETF。其中,人工智能ETF、人工智能AIETF年內分別吸金 75.01 億元、42.55億元。
人工智能ETF、人工智能AIETF跟蹤CS人工智能主題指數,聚集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中游,權重股包括中際旭創、新易盛、寒武紀-U、中科曙光、科大訊飛、豪威集團、海康威視、瀾起科技、金山辦公、紫光股份等國內科技龍頭。
消息面上,OpenAI宣佈,全球已經有100萬家企業直接使用該公司的服務。統計口徑包括所有主動為商業用途付費的組織,以及通過開發者平台直接消費模型的企業。 OpenAI在9月初曾披露,包含ChatGPT企業用户和校園版ChatGPT Edu的用户數量破百萬。
OpenAI表示,隨着ChatGPT每週活躍用户超過8億人,消費市場廣泛接受也帶動企業採納人工智能,企業試用週期變得越來越短、部署阻力越來越小。
英偉達CEO黃仁勛週三接受採訪時稱:“中國將贏得人工智能競賽。”黃仁勛説,他將中國的潛在勝利歸功於更有利的監管環境和更低的能源成本。
10月1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户使用情況、產業應用情況、政策制定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報告》顯示,國產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取得顯著進步,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滲透,用户規模半年翻番,截至2025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規模達5.15億人,普及率為36.5%。
招商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計算機行業實現營收合計7499億元,增速同比提升3.67pct;個股營收增速中位數為3.16%,較去年同期增速同比提升2.90pct。
細分板塊看,2025Q3人工智能明確提速。收入端,2025年前三季度共9個板塊實現了營收正增長,5個板塊營收有所下滑。
細分板塊營收增速中位數排前三的分別是人工智能、信創、電力能源信息化,分別同比增長14.81%/9.50%/7.55%。相比2024年前三季度,人工智能、信創、電力能源信息化、算力基礎設施、智慧交通、金融IT、智慧城市均增速提速,其餘板塊有所降速或下滑幅度收窄。
2025Q3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數據要素、智慧交通、信創、電力能源信息化、SaaS及企業級服務、算力基礎設施、金融IT營收增長同比均有所提速。聚焦AI板塊,國產AI算力邁入放量階段、AI對應用軟件業績拉動效果顯現。
2025前三季度人工智能板塊營收增速中位數14.81%,同比+13.77pct,其中:芯片子板塊兩家公司寒武紀和海光信息分別營收同比爆發增長2,386.38%和54.65%;數據服務、大模型及應用子板塊營收增速中位數9.39%,同比+10.26pct;一體機&服務器子板塊營收增速中位數44.85%,同比+48.48pct.
2025Q3人工智能板塊營收增速中位數21.10%,同比+17.31pct,其中:芯片子板塊兩家公司寒武紀和海光信息營收增速分別為1,332.52%和69.60%;數據服務、大模型及應用子板塊營收增速中位數12.68%,同比+7.87pct;一體機&服務器子板塊營收增速中位數27.51%,同比+28.70pct。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