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全球公布,经季节调整後,香港9月标普采购经理指数(PMI)由8月的50.7降至50.4,反映香港营商环境持续好转,但景气度稍见回落。整体经营活动连续两个月增长,扩张速度更是去年12月以来最佳,升势由服务业主导,而其余三大行业领域,则出现负增长。
同时,新订单小幅下滑,跌幅与上月持平。受访业者经常提及,从网购平台新接更多本地订单;惟受访公司也特别指出,美国关税政策继续冲击销往内地和全球的订单需求;事实上,9 月的出口订单便创下2022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由於新增订单下滑,9月的积压业务也中度减少。数据反映,企业有充裕产能应付目前订单,因此就业水平大致不变。总的来说,职位创造率由服务业和批发及零售业带动,而制造业和建造业则在削减人手。
此外,9月的采购活动减幅比8月收窄。最新调查资料显示,当月跌幅为七个月最小,受访业者也透露,这多少反映销售渠道狭窄、采购库存充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前期库存的扩张速度已放缓至四个月最慢。虽然业者对投入品的需求减少,但供应链在第三季尾依然受压,惟供应商表现倒退的程度尚算温和。
期内,整体成本通胀加剧,升幅达2023年12月以来最高,受访企业通常认为,由於原材料价格飙升,造成采购成本增加,进而加重开支负担。至於员工成本,也录得去年中期以来的最大增幅,偏於温和。多家受访公司提到,为刺激销路而减价销售,因此产出售价的升幅不大,显示企业向客户转嫁成本的能力有限。
展望未来一年的业务前景,企业在第三季尾虽然继续看淡,但悲观情绪明显比8月冲淡,相关指数为2023年12月以来最高。受访业者表示,美国贸易政策和全球经济存在不明朗因素,因此削弱商业信心,但本地经济好转带来乐观情绪,则在一定程度抵销负面看法。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学家Usamah Bhatti表示,订单需求方面仍然不容忽视,尤其是来自海外和内地巿场,两者销路都受美国关税影响而大幅下滑,当中又以前者录得三年半最大跌幅,特别令人关注。此外,整体投入成本在原材料价格和员工成本上涨的带动下,升幅接近两年最大,反映通胀压力递增。(jl/w)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