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根植中国、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制药企业。此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3年新分子实体创新药收入,及截至最後实际可行日期处於临床及更後期阶段的新分子实体在研创新药数量而言,我们在中国制药企业中均名列前茅,这是我们创新成果强有力的佐证。 以上成就得益於我们由优秀人才、组织和文化构建的瑞生态系统,而这一生态系统也赋能於我们在研究、临床、生产和商业化全流程的实力。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们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专注於创新治疗方案,以解决全球重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特别是自2000年A股上市以来,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和专注的创新精神,造就了庞大而差异化的创新药物组合,其中包括多款潜在重磅产品。对创新的这一执着追求,从我们的资金投入中可见一斑,2024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包括研发费用及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达29.4%。此外,我们致力於为股东带来可观的回报。自A股上市以来,我们的累计现金分红约人民币80.29亿元,相当於我们当年A股上市募集资金的16.8倍,而这也是我们此前唯一一次资本市场融资。 专注於尚未满足的庞大医疗需求 我们战略性地专注於具有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和显着增长潜力的治疗领域,这些领域主要包括(i)肿瘤;(ii)代谢和心血管疾病;(iii)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iv)神经科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些主要治疗领域对应的全球制药市场规模占2023年全球制药市场总规模的57.4%,达8,458亿美元,且预计2023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达6.4%,超过同期全球制药市场5.7%的复合年增长率。 差异化的创新产品榘阵 我们已形成行业领先且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榘阵,其中多款产品具有成为重磅药物的潜力。我们战略性地将肿瘤产品组合从实体瘤拓展至血液恶性肿瘤,并实现从新辅助、辅助到後线治疗的全方位覆盖。我们也全面布局主要的慢性疾病,提供从预防到治疗的治疗方案。截至最後实际可行日期,我们拥有19款已上市的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逾90款处於临床及更後期阶段的新分子实体在研创新药。我们预计将保持创新药不断获批上市的强劲势头。作为我们研发成果和生产力的又一例证,於2022年至2024年,对我们产品及在研产品的研究和临床研究在《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自然・医学》和《临床肿瘤学杂志》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1 , 0 1 9篇同行评审论文中发表,该等刊物的累计影响因子约7,173。 领先的研发能力 多管齐下的方式和先进的技术平台。我们战略性地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针对已被识别的可成药靶点,研究和开发具有不同特性的药物。多年来,我们的研究已从小分子扩展到其他更多的药物形式,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类、单克隆抗体(mAb)、双特异性抗体(BsAb)、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放射性配体疗法(RLT)及寡核酸等。在我们先进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这种多管齐下的方法使我们能够大幅缩短我们发现和验证潜在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化合物的时间。凭藉对行业的远见洞察和战略性布局於全球的14个研发中心的支持,我们建立起了一系列技术平台,这些平台拥有强大且差异化的功能与能力,涵盖创新药研发的整个流程。 我们对平台进行模块化演进迭代,并利用平台间的协同快速迭代和优化偶联物作为潜在的在研药物。举例而言,藉助我们的ADC平台,我们成功地扩展了研究并构建了一系列新的「AXC」药物,其中X可以是类、寡核酸或小分子蛋白降解剂。我们还率先开发了降解剂抗体偶联物(DAC)和抗体寡核酸偶联物(AOC)。与分子胶降解剂相比,DAC以蛋白降解剂作为抗体携带的有效载荷,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具有克服耐药性的潜力。通过结合抗体的靶向能力及寡核酸的基因调控潜力,AOC可精准调节致病蛋白。 端到端的临床开发能力。我们建立了强大的端到端临床开发能力,以确保药物开发过程的卓越效率和质量。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策略,包括快速概念验证、患者分层、适应性试验设计和联合疗法的模块化演变迭代,从而将差异化的优质疗法高效地推向全球市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自有的临床开发团队覆盖约5,000名临床研究者,并且正针对90多款在研创新药开展约400项临床试验。2024年,我们在临床研究中招募了近20,000名叁与者。从2018年至最後实际可行日期,我们在中国、美国、欧盟和其他海外市场获得了60项监管促进路径认定。我们自有的临床开发实力使得我们能够高效推进监管审评进度,同时确保我们临床试验的可靠质量。 除了我们卓越的执行效率,在「患者至上」的指导方针下,我们的药物警戒专业人员持续监控药物安全数据,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临床开发的完整性。此外,我们通过一支经验丰富的临床质量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整个临床试验过程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证。於往绩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後实际可行日期,我们的临床项目在国家药监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F D A)进行的逾90项G C P检查中实现100%的通过率和零严重缺陷。 人才与创新文化。为了维持我们在上述领域的竞争优势,我们在顶尖人才和创新文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并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全面及顶尖的研发团队是我们卓越的研发和化学、制造和控制(CMC)业务工作的核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超过5,500名研发人员中,接近6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许多人在领先跨国制药公司和知名研究机构拥有多年工作经验。此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超过30%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拥有海外教育背景或海外工作经验。我们受益於他们涵盖化学、生物、药理学、毒理学、药物警戒以及转化医学和临床研究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凭藉我们的优秀人才和文化,我们能够高效快速地开发高度差异化的创新医药产品。 符合全球标准的生产体系 凭藉50馀年的生产经验,我们建立了符合全球标准的生产体系,确保品质卓越、供应稳定和成本优效。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相应GMP标准设计,出口产品均符合或高於欧盟GMP、美国cGMP和ICH质量指南等全球质量标准。此外,我们在遵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FDA等海外监管机构的生产和质量相关规定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此外,为配合全球扩张,并为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CMC系统并强化质量团队建设。举例而言,我们最近聘请了首席质量官,他是一位在全球制药行业拥有逾30年工作经验(包括在美国F D A的工作经验)的行业资深人士。同时,我们的生产设施在占地面积、设计年产能和所生产的药品品种方面,均在中国制药行业中处於领先地位。 强大的商业化能力 凭藉业内领先的商业化能力,我们能够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增长,这体现在由强大销售团队所实现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渠道覆盖上。我们精心打造的高度专业化销售团队职能互补,可有效营销及推广我们的产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们拥有约9,000人的自建销售和营销团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在中国制药企业中规模领先。截至同日,我们的销售网络覆盖中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22,000家医院及超过200,000家线下零售药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该覆盖范围在中国制药企业中处於行业领先地位。此外,我们专注於学术推广,通过与临床研究者和关键意见领袖合作,在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并在知名医学会议上展示我们的研发成果,推动市场对我们品牌和创新的认知。 加速全球化扩张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速全球化扩张,以充分释放并发挥我们产品榘阵和技术平台的潜力。截至最後实际可行日期,我们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地区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产品在40多个国家实现商业化。此外,自2018年以来,我们与全球合作夥伴进行了14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7个分子实体。这些交易的总交易额约为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为600百万美元,以及若干合作夥伴的股权。在这些交易中,我们与Kailera Therapeutics交易总额约为60亿美元的交易是中国制药行业合作交易的标杆。其他交易还包括向德国达姆施塔特默克集团(Merck KGaA,Darmstadt, Germany(「MRKDG」))的全资子公司、IDEAYA Biosciences及Aiolos BioInc(.「Aiolos Bio」)(後被GSK收购)的对外许可。 稳健的财务业绩 持续的创新使我们取得了稳健的财务业绩。举例而言,我们於2024年的总收入为人民币280亿元,自2014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远超同期全球制药市场约4%的复合年增长率。此外,创新药已成为我们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的38.1%增至2023年的43.4%,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46.3%。我们的仿制药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由2022年的60.3%减至2023年的53.4%,并进一步减至2024年的42.0%。此外,稳健的盈利能力和强劲的现金流让我们能够持续投资於研发活动,以推动长期可持续增长,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净利润率由2022年的17.9%增至2023年的18.7%,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22.6%。同期,我们的经营现金流入分别达到人民币1,265.3百万元、人民币7,643.7百万元及人民币7,422.8百万元。 我们亦致力於良好的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和业务的环境可持续性。自2023年起,我们连续两年获得MSCI ESG「A级」评级,突显了我们在此方面的成就。 创新的产品组合 我们拥有广泛的药物组合,战略性地覆盖多个具有重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和增长潜力的治疗领域。截至最後实际可行日期,我们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四款其他创新药。此外,截至同日,我们的管线涵盖逾90款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及七款处於临床及更後期阶段的其他创新在研药物,包括30多款处於关键性临床研究或更後期阶段的创新在研药物。
资料来源: 恒瑞医药 (01276) 招股书 [公开发售日期 : 2025/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