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港通讯>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今天公布 2025年第二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渣打中小企指数」)。调查结果显示,本季综合营商指数较上季轻微上升1.0至43.8,指数与过去数季相若,反映在环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下,本地中小企的整体营商信心仍然维持保守。五大分项指数1中,其中三项录得增长,包括「营业状况」(41.6.+3.7)、「盈利表现」(39.1.+3.6)及「投资意向」(49.9.+0.3)。相反,「环球经济」(24.9.-4.7)及「招聘意向」(50.7.-0.1)分项指数录得跌幅。
今季「环球经济」分项指数进一步下跌4.7 至24.9•跌至接近2022年第二季度的水平,反映全球赏易阴霾进一步为本地中小企带来挑战。其中,「进出口贸易及批发业」、「制造业」及「专业及商用服务业」的环球经济分项指数录得最大跌幅,分别下跌8.1、7.9 及7.8,跌至几乎接近
2021年第一季度的水平。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表示:「2025年第二季『渣打中小企指数』显示,在特朗普於四月宣布关税新政策的冲击前,香港经济仍然保持改善势头。尽管第二季综合营商指数的上升幅度不大且基数相对较低,但却反映出我们的中小企受访者在外部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仍能应对挑战。更具体地说,『营业状况』(+3.7)及『盈利表现』(+3.6)的反弹抵销了『环球经济』(-4.7)分项指数下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後者亦反映了美国初步加徵关税(10%+10%)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较依赖内需的行业,例如『零售业』和『建造业』的表现持续欠佳:这反映了内部需求尚未准备好抵销出口即将出现放缓的情况。以上迹象显示中小企需要更多政策的支持,以应付需求增加和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BC)
#生产力局 #渣打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