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博华认为,光伏与风电已分别跃升为仅次於火电的中国第二大与第三大电源类型。然而,相较容量此消彼长,新能源对基础电源的电量替代效应却不甚明显。火电仍为中国电力市场支柱电量提供者。去年火电在(主要)电源类型中的电量份额仍达69.9%,较「十三五」末的71.2%仅微降1.3个百分点。同期,风电与光伏电量份额分别为9.1%与3.3%,比重较「十三五」末各提升3.5、1.4个百分点。这一非对称替代效应在新增电量结构中得以更为明确的体现。
此外,低碳愿景下,电力部门的核心矛盾已由电源结构绿度不足转为基础电源充裕度不足,该趋势与可能的应对措施将对今明两年乃至日後更长时间的中国电力行业与企业的经营及信用产生持续影响。
相关内容《业绩》金风科技(02208.HK)全年纯利18.6亿人民币增39.8% 每10股派1.4元人民币
惠誉博华认为,新能源电力生产部门将逐步面临电量上网(消纳)难度加大与交易价格渐趋下行的双重挑战。其中,源自电价的威胁相对较小。然而,电量上网挑战对风光电站冲击明显更大,特别是在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火电灵活性改造与辅助服务补偿优化无法一蹴而就、抽水蓄能电站增量有限、储能成本高企且难以响应日以上级别电力调峰需求的综合情境下。
虽然电站(特别是集中式电站)投资方多为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其拥有强大的政府/股东支持以使其主体信用质量於短期内无走弱风险,但投资电站并网难必将导致大额折旧缺乏收入端支撑进而引发盈利水平下降与独立信用状况弱化,这对於中小型电站投资营运商尤为如此。因此,基於对电量与电价方面的双重考量,惠誉博华对中国新能源电力行业展望为「高景气负面」。(jl/k)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