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自17年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金融市場格局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同時,全球市場間的聯繫變得更為緊密,相互的關係愈發錯綜複雜,相關因素正重塑資本流動、管理風險及構建韌力的方式。
梁鳳儀出席第四屆東盟與中日韓經濟合作與金融穩定論壇致辭時表示,隨著《巴塞爾協定III》分階段實施,限制了銀行業向實體行業提供過度槓桿,以防範金融體系再受劇烈的衝擊。但私募信貸乘勢而起,填補了銀行因審慎監管而留下的融資缺口,日漸成為銀行借貸以外,支持增長及創新的主流方案。過去10年間,全球私募資本的資產管理規模飈升近兩倍,達到14萬億美元,槓桿由銀行轉移至非銀金融業。
相關內容《滬深兩市》上證深成創板輕微低開 比亞迪及寧德時代靠穩高開
她舉例稱,例如早前美國汽車零件供應商First Brands及汽車次貸公司Tricolor倒閉,是敲響私人信貸風險的警報,而散戶投資者參與度的上升,更令監管機構迫切需要審視私募信貸生態系統,及其與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主要市場參與者之間的聯繫。
梁鳳儀表示,證監會已加強監察香港的場外衍生工具市場。今年9月生效的新規定提出的數據要求當中,強制場外交易的對沖值須向交易資料儲存庫匯報。
梁鳳儀又指,香港正致力打造一個安全可靠的數字資產平台。為引領本港金融市場步向未來,正在制訂全面的數字資產監管框架,目前已設有適用於中央交易所、顧問、資產管理公司及產品的制度。經諮詢公眾後,正在就數字資產交易及託管服務的監管制度敲定最終方案,這些將會是證監會最後的兩塊監管「拼圖」,以構建一個穩健的數字資產生態。
相關內容人民幣即期收升64點 報7.1103兌一美元
她又指,在Web3 生態系統中,穩定幣被加密資產原生機構當作交易貨幣。如不加以監管,穩定幣的廣泛使用將引發新的風險,特別是在大規模贖回的情況下。但難以估算代幣化或穩定幣在跨境供應鏈支付中使用的規模和發展速度。然而,隨著香港進一步推動數字資產的發展,將堅定不移地保障投資者,建設具韌力的金融基建,並實施與傳統金融相仿的穩健監管。(hc/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