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最新香港強積金投資者調查顯示,強積金儲蓄是在職人士最常提及的預期退休收入來源(63%),亦是最多退休人士提到的收入來源(49%),充分彰顯強積金在退休保障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基金公會委託市場研究機構善美佳(Cimigo)於今年8月22日至9月1日以網上調查形式訪問1,000名香港僱員和退休人士。結果顯示,股票投資繼續成為強積金中最普遍的資產類別,高達八成受訪者持有相關配置,其中香港股票整體而言仍是最受歡迎的投資選項。展望未來12個月,受訪者相對偏好香港、中國和美國股票。
在強積金基金選擇方面,53%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基金類型足夠,特別是50歲或以上的年齡組別。可持續發展基金成為最多受訪者期望強積金計劃新增的投資選項(37%),其次為先進產業基金(31%) 及高息債券基金(30%)。
基金公會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曹偉邦表示,76%受訪者至少每年檢視強積金投資組合,顯示參與程度尚算不俗。然而,促使調整投資組合的主要因素為基金當前表現與本地及全球市場波動,此舉可能導致「高買低賣」的操作結果。強積金是長達數十年的長期投資,僱員應按人生不同階段、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建立一個平衡及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並作定期檢視和管理。
略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知悉預設投資策略(DIS),當中44%主動選擇投資DIS,22%則為預設配置。主動選擇在5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中更為普遍。現有DIS投資者中,54%將至少四成強積金資產配置於DIS,顯示對DIS的偏好。現有投資者選用DIS主要考量在於其長期回報潛力(30%),其次為避免複雜的基金選擇流程(28%)。相反,知悉但未參與預設投資策略的投資者,主要基於偏好自訂資產配置(51%),另有相當比例認為自選基金具更高回報潛力(41%),反映投資者對自主決策的強烈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DIS回報過於保守。
儘管對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的整體認知高於DIS(71%),但認知者中參與水平只有34%,而30至49歲年齡段的參與率明顯較低。至少30%的受訪者認為要提高TVC參與率,可引入定期派息,或降低費用。
基金公會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陳宇昕指出,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僱員了解DIS的好處。截至今年9月,DIS下的核心累積基金在過去12個月內的平均回報率為9.8%,自2017年推出以來的年均回報率為6.8%。她認為DIS和TVC作為方便且有效的退休儲蓄工具,可以進行更多的宣傳教育,宣揚其優點。
強積金儲蓄是在職人士及退休人士最常提及的退休收入來源。在強積金提取方面,大部分退休人士(60%)選擇分期提取,只有17%表示已全部提取強積金儲蓄,顯示退休人士對強積金持正面看法。60%的投資者認為退休規劃具有挑戰性,當中5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比例相對略低,但仍高達54%。同時,82%的受訪者表示需要退休規劃建議,最年輕組別的比例則更高。
隨著積金易(eMPF)平台即將全面運作,強積金成員可以利用此集中平台更輕鬆高效地檢視和管理他們的退休儲蓄。基金公會將繼續與監管機構和業界持份者合作,通過數碼化和產品創新,優化強積金成員的退休成果。(sl/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