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稱,高齡化的情況在全球日趨嚴峻,香港的情況更是令人關注。政府統計處預測,在18年後,即2043年,每三名香港人便有多於一名是長者。面對人口結構轉變的新形勢,必須積極應對高齡化帶來的各種挑戰,並在挑戰中抓緊發展機遇,積極探索新產業、新業態,在變局中打開香港新天地。
為促進「銀色消費」的工作,由商經局牽頭11項措施包括:
1. 展覽業界在展覽中加重「銀髮經濟」元素;
2. 展覽業界新增「銀髮經濟」專題展覽;
3. 零售業界為長者提供零售優惠;
4. 商經局透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推動零售界開發銀髮產品和服務;
5. 香港貿易發展局在電商平台供應銀髮產品;
6. 飲食業界推出「老友記‧食好(口的)」適合長者的菜品;
7. 商經局聯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支援商界推廣照護食;
8. 食品製造業界提供迎合長者需要及喜好的預先包裝食品;
9. 商經局聯同社聯舉辦「銀髮高峰會」;
10. 消費者委員會強化「銀色消費」資訊;及
11. 香港海關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
為發展「銀色產業」的工作,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牽頭推動四項措施包括:
1. 香港科技園公司、數碼港、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支援其科技企業發展樂齡科技;
2. 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促進樂齡科技研發的轉化和商品化;
3. 香港科技園公司、數碼港協助從事樂齡科技的公司與安老業界、醫院診所等合作,對接樂齡科技產品研發與長者的需要;及
4. 社會福利署擴闊樂齡產品的家居使用。
推廣「銀色品質保證」的工作由商經局牽頭,四項措施包括:
1. 社聯會推行「照護食灣區標準」;
2. 香港工業總會推行「香港Q嘜優質銀色產品計劃」;
3. 發展局短期內推行「長者友善樓宇設計自願認證計劃」;及
4. 香港品質保證局推行「香港註冊——銀髮友善系列」。
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的工作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牽頭,七項措施包括:
1. 保險業界開發更多跨境養老保險產品;
2. 法律業界加強推廣「平安三寶」;
3. 按揭證券公司加強推廣「HKMC 退休3寶」和推動本地年金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4. 按揭證券公司、投委會、積金局加強長者的理財教育;
5. 投委會加強長者金融防騙教育;
6. 金管局聯同銀行業界加強銀行防騙措施;及
7. 金管局聯同銀行業界制定「長者友善銀行服務指引」。
釋放「銀色生產動力」的工作由勞工及福利局牽頭推動,四項措施包括:
1. 僱員再培訓局會推出優先培訓顧問諮詢服務,以及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推出更多專設的培訓課程;
2. 勞工處會在今年將適合中高齡人士的招聘會增加一倍;
3. 勞福局會檢討「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及「中高齡就業計劃」,進一步探討推出鼓勵60歲或以上人士就業的措施;及
4. 勞工處會加強推廣長者友善僱傭措施。
銀髮經濟有巨大的商機。在政府及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壯大銀髮經濟的體量和產業鏈,並在生活各個範疇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增加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su/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