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早前聯合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及客戶身分資料及交易紀錄保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相較於2022年三部門發布的反洗錢監管規則(暫緩實施),本次《徵求意見稿》出現一項顯著變化,取消了個人辦理單筆5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現金存取業務需「了解並登記資金來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這項調整標誌中國反洗錢監管正從「簡單閾值」管理,邁向更精細化、更強調「以風險為本」的新階段。
《徵求意見稿》移除了對現金存取業務「了解並登記資金的來源或用途」的要求,但在為客戶提供現金滙款、實物貴金屬買賣等單次交易金額業務超過5萬元,金融機構仍需開展盡職調查,並登記客戶身份基本訊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複印件或影印件。
報道指,取消5萬元現金資金來源或用途的登記,並不意味反洗錢監管的放鬆。本次《徵求意見稿》新增多條極具針對性的強化措施條款,火力集中於真正的高風險領域,一是高危險場景禁止簡化;二是緊盯特定敏感人群;三是嚴控高風險地域關聯。 (BC)
#中證監 #人行 #金管總局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