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近日,A股與港股市場的醫藥零售及流通板塊表現強勁,資金流入跡象顯著。有觀點認為,驅動此輪上漲的核心動力,來自於遠超往年同期的秋季流感活躍度,以及由此引發的市場對醫藥商業業績彈性的強烈預期。
據國家流感中心及多家公共衛生機構數據顯示,11月2日,北方省份流感病例佔急診總數比例升至5.1%,創2025年2月2日當週以來新高;南方省份流感佔急診比例升至4.6%,創2025年6月1日當週以來最高。這表明,近期的流感活動水平已顯著高於去年同期,且呈現快速上升態勢。這一公共衛生情況直接拉動了市場對感冒、發熱、抗病毒等相關藥品的需求預期。醫藥商業板塊作為連接藥品生產與終端消費的關鍵樞紐,其業務量(包括零售藥店銷售額和流通企業配送量)有望獲得短期提振。市場資金基於這一邏輯,提前佈局估值處於相對低位的醫藥商業板塊。
在流感疫情的催化下,市場普遍預期,相關企業的第三季度乃至下半年業績有望超越此前保守的預測。這種基本面預期的改善,成為了本輪板塊上漲的底層邏輯。資金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變化,開始大規模佈局估值尚處低位的醫藥商業板塊,推動板塊整體估值修復。
在此輪上漲中,板塊內部分化明顯,具備更強供應鏈能力、更廣網絡覆蓋或獨特商業模式的企業更受資金青睞。近兩日,板塊內龍頭個股表現活躍,大參林、益豐藥房等零售龍頭以及京東健康、藥師幫等互聯網醫藥個股,均值得重點關注。
需要注意的是,板塊的β行情與事件性驅動密切相關,其持續性最終仍需落實到企業的業績表現上。此外,行業政策等中長期影響因素依然存在。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那些在行業變革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商業模式具有韌性的龍頭企業,在把握短期事件驅動機會的同時,着眼於其長期價值。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