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股拉升,寒武纪、海光信息涨超7%,半导体设备ETF、半导体产业ETF、科创芯片ETF南方、科创芯片50ETF、科创芯片ETF富国涨超4%;科创芯片ETF博时、科创芯片ETF、科创芯片ETF指数、半导体ETF、芯片ETF龙头、中韩半导体ETF、芯片ETF涨超3.5%。
半导体设备ETF、半导体产业ETF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标的指数前三大重仓行业覆盖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三大行业集中占比超80%。成分股包含龙头设备厂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AI芯片设计龙头寒武纪、海光信息;材料厂商南大光电等。
科创芯片ETF紧密跟踪科创芯片指数,聚焦于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其成分股囊括了AI芯片、存储、制造、设备、材料等关键企业,形成了覆盖上游设备、中游制造、下游设计的完整生态链条,一键囊括,省去对细分领域的繁琐轮动:
芯片设计类: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等,涉及CPU、AI芯片、接口芯片等领域;制造与代工类: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制造的主要力量;设备与材料类:中微公司、拓荆科技(设备)、沪硅产业(材料),服务于芯片制造前道环节;存储与设计服务:芯原股份、佰维存储等,为下游终端提供支持。
消息面上,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可能与一场电话会议有关。超微半导体( AMD) 执行长苏姿丰在第三季财报的电话会议上透露,其Instinct MI308 AI芯片已获得出口中国的许可证。而海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AMD概念股,两家公司的合作始于2016年。而海光信息的爆发,对芯片板块的带动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最近市场上也流传一些关于“数据中心建设与国产芯片”的信息,国产替代逻辑显著增强。
此外,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11月5日表示,已与英伟达就明年HBM4的供应完成了价格和数量谈判,媒体报道称,SK海力士在谈判中占据上风,HBM4价格比目前供应的HBM3E价格高出50%以上。
此外,近段时间以来,存储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广泛关注。
在社交媒体上,随着价格的暴涨,“囤内存”成了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据第一财经报道,不少内存条价格是在9月开始明显上涨的,并持续至今。
有深圳华强北商家表示,从8月就能感受到所有内存颗粒都有涨价的趋势,涨价也波及手机闪存价格,导致价格每天都不一样,整体一路上涨。8月,一块DDR4 8G内存条价格可低至90元以下,一个月时间内涨到100元-130元。
大同证券指出,随着AI生成内容从初期的单一形态(如简单语音、图像)逐步扩展至歌曲、视频乃至多语言视频等更为复杂的形式,数据容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在AI需求的强劲拉动下,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存储价格仍将延续上涨态势。
海外多家头部科技厂商上调了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预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张,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存储需求增长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
海外主要大型云厂商正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资。谷歌于近期上调了2025财年资本支出指引,从此前的850亿美元增加至910-930亿美元。Meta将其2025财年目标缩窄至700-720亿美元的区间高位。微软表示,虽然此前预期明年投资增速可能放缓,但目前看资本支出将继续扩张。
德邦证券指出,从全球来看,本轮AI带动的半导体扩产仍在持续,25Q2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9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4246亿日元,同比增长14.9%。同时我们注意到海外大厂Q3中国区营收快速增长,随着海外关键设备的进一步到位,国内先进制程扩产有望加速。从国内来看,Q3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营收大幅增长,这不仅反映设备公司去年订单情况良好,也反映今年下游晶圆厂进展顺利,订单兑现度强。同时设备公司研发费用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研发费用率在营收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下滑,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研发投入意愿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有望加速发展。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