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2日 13:01,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930986)上涨0.58%,成分股翠微股份(603123)上涨5.71%,东信和平(002017)上涨5.18%,四方精创(300468)上涨4.43%,中科金财(002657)上涨4.41%,恒宝股份(002104)上涨3.55%。金融科技ETF(516860)上涨0.41%,最新价报1.4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11日,金融科技ETF近1周累计上涨2.39%。
流动性方面,金融科技ETF盘中换手5.05%,成交8118.0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11日,金融科技ETF近1月日均成交1.71亿元。
消息面上, 2025年上半年软件业继续稳健增长。据工信部,2025年上半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为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利润总额为8,581亿元,同比增长12.0%,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在细分领域方面,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48,362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行业收入的68.5%,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服务度的依赖程度继续提升,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2.1%;软件产品收入15,441亿元,同比增长10.6%,保持平稳增长;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5,730亿元,同比增长8.5%;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052亿元,同比增长8.2%,增长平稳。
中金公司表示,从经济学视角分析AI发展具有双重规模效应:规模定律带来边际收益递减赋予后发者追赶机会;规模经济效应则可能形成先发者优势。中国需通过算法创新弥补算力短板,发挥人才优势和市场潜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该机构提出构建“耐心资本”生态体系,通过政府资金引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优化医药健康等领域的监管环境以及培育多元应用场景,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强调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风投退出机制,以科技金融创新破解创新外部性难题,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AI发展路径。
规模方面,金融科技ETF近2周规模增长2.63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额方面,金融科技ETF近2周份额增长2.03亿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金融科技ETF最新资金净流出2466.54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有6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90亿元,日均净流入达2897.52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金融科技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015.13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6526.31万元。
截至8月11日,金融科技ETF近1年净值上涨132.04%,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3/2954,居于前0.10%。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11日,金融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55.92%,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13.1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10%,年盈利百分比为66.67%,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为97.65%。截至2025年8月11日,金融科技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49%。
截至2025年8月8日,金融科技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70。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11日,金融科技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6%。回撤后修复天数为79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最快。
费率方面,金融科技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11日,金融科技ETF近2月跟踪误差为0.027%,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金融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选取产品与服务涉及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金融科技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930986)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东方财富(300059)、同花顺(300033)、恒生电子(600570)、润和软件(300339)、指南针(300803)、新大陆(000997)、东华软件(002065)、银之杰(300085)、四方精创(300468)、广电运通(00215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26%。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金融科技ETF(516860),场外联接(博时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联接A:023536;博时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联接C:023537)。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