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WSJ) 周五 (3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馬斯克領導的太空公司 SpaceX 可望拿下高達 20 億美元的美國國防部資金,用於發展能追蹤飛彈與飛機的衛星系統,支援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金穹」(Golden Dome)飛彈防禦計畫。這筆資金雖已於 7 月川普簽署的稅收與支出法案中編列,但直到近期才與承包商產生明確連結。
川普加速打造「金穹」飛彈防禦網
金穹是美國近年最具規模的國防建設構想之一,結合衛星與其他軍事科技,目標在敵方飛彈命中前即進行攔截。知情人士表示,首波系統將採用「空中動態偵測指標」(Air Moving Target Indicator, AMTI) 衛星架構,最終規模可能達到約 600 顆衛星。然而,美國防部目前對該計畫細節仍十分保密。
美國總統川普曾公開表示,金穹經費約需 1,750 億美元,但分析師普遍認為實際成本恐遠高於此。川普同時要求系統在任內投入運作,使計畫具有高度時程壓力。
SpaceX 崛起為美軍核心衛星供應商
報導指出,美國防部正計劃讓 SpaceX 扮演金穹多項項目的關鍵角色。除追蹤飛彈的衛星群外,SpaceX 也被期待參與另外兩套軍事衛星網路,包括負責傳遞敏感軍事通訊的「Milnet」,以及能監控地面車輛動態的衛星計畫。
SpaceX 憑藉火箭發射能力與龐大的星鏈 (Starlink) 網路,已替軍事與情報機構快速部署衛星。公司日前宣布,星鏈衛星發射數已超過 1 萬顆,規模居全球之冠,速度與成本優勢讓其在競標中取得明顯領先。
但國防部與 SpaceX 均拒絕評論金穹相關專案。五角大廈表示不會透露前置規劃或未定案事宜。SpaceX 也未回覆置評請求。
華府憂「廠商綁定」 國安依賴引警惕
在支持 SpaceX 之際,美國政府內部也出現聲音,警告不宜過度依賴單一企業執行國安任務。共和黨籍參議員史考特 (Rick Scott) 近期表示,將持續推動競爭機制,以防美國軍事衛星建設走向單一路線。
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去年提到,一旦過度依賴特定承包商,恐抑制技術創新並墊高成本。部分官員亦提及,過去馬斯克曾短暫威脅中止 NASA 載人太空船支持,引發五角大廈更關注供應鏈韌性。
軍方平衡效率與分散風險 其他承商積極爭取
報導指出,傳統軍工大廠如洛克希德馬丁 (LMT.US)      、諾斯洛普格拉曼(Northrop Grumman)(NOC.US)       與 L3Harris(LHX.US)      也正提出技術方案,爭取金穹工作。另一方面,太空發展署仍持續與約克太空系統 (York Space Systems) 與波音 (BA.US)       合作,以擴大軍事衛星網路布建。
軍方一方面依賴 SpaceX 展現快速部署的能力,一方面也力求避免壟斷格局,國安與市場競爭成為政策權衡重心。更多相關規劃細節預計在未來數周內由國防部對外公布。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