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牛市已經走了三年,12 日迎來三週年紀念日,但若想「牛」下去,就得趕快讓更多類股加入上漲行列。
標普 500 指數於 2022 年 10 月 12 日觸底後開啟了本輪牛市,在此期間飆升了 83%,市值增加約 28 兆美元。CFRA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儘管上周五 (10 日) 因川普總統威脅對中國加徵 100% 關稅而引發拋售潮,使得漲幅略微回落,但該指數在過去 12 個月內仍上漲了 13%,是牛市第三年平均漲幅的兩倍。
華爾街資深人士、CFRA 首席投資策略師斯托瓦爾 (Sam Stovall) 指出,二戰以來的 13 輪美股多頭市場中,有 7 輪持續至了第四年,平均累計漲幅為 88%。而本輪多頭市場僅用三年便基本達成此目標,並使標普 500 指數的本益比達到 25 倍,創下了牛市第三年的歷史最高紀錄。
斯托瓦爾說:「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美股牛市度過「三歲生日」固然可喜,但當前,市場多空雙方正展開激烈辯論:美股漲勢是否已過快過猛?
斯托瓦爾表示,2026 年美股可能面臨嚴峻考驗,原因在於高昂的本益比、關稅與經濟憂慮,加之明年適逢美國中期選舉年,政策不確定性通常會加劇市場波動。
他補充道:「但歷史經驗顯示,市場尚未過度樂觀到註定失敗的地步(over its skis)。這只是意味著近期的漲幅需要盡快恢復到合理水準。」
部分華爾街專業人士也擔憂於一些潛在的基本面變數。投資人上週五已見識到這種衝擊力,川普一則關稅貼文,就令標普 500 指數暴跌,創下自 4 月 10 日「對等關稅」恐慌以來最差的單日表現。
此外,美國政府停擺、聯準會降息路徑未明,以及 14 日開始由摩根大通等大型銀行拉開序幕的第三季財報季,都將帶來不確定性。
Crewe Advisors 合夥人 Louise Goudy Willmering 表示,鑑於市場上漲速度如此之快,如果企業釋放出任何成長方面的擔憂,本財報季可能會引發市場波動。
關鍵風險:上漲股票集中度過高
另一個關鍵風險是本輪市場上漲的集中度過高。過去三年間,美國科技巨頭持續引領美股漲勢,輝達股價飆漲 1500%,Meta 則上漲超過 450%,但很多股票表現落後。
以標普 500 指數的等權重版本為例,此版本不區分成分股公司規模,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其表現落後於市值加權版本達 21 個百分點。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這是自 1990 年代以來牛市開始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在此之後的三次多頭市場中,均持續了三年,到第 36 個月時,等權重標準普爾 500 指數平均比主要基準指數高出 24 個百分點。
富達投資全球宏觀主管蒂默 (Jurrien Timmer) 表示,這種情況很不尋常,因為通常情況下,牛市會在最初幾年隨著聯準會降息以支持經濟發展而擴大參與範圍。
但這次的情況卻截然相反,聯準會在 2022 年實行了升息來抑制通膨。,導致市場集中度加劇。如今被稱為「七巨頭」的科技巨頭在標普 500 指數中的權重佔比已創紀錄地高達約三分之一。
不過,知名股市多頭、《保爾森觀點》通訊作者 Jim Paulsen 指出,目前很少有專業投資人預測熊市 (即股市自高位持續下跌 20% 以上) 將至因聯準會在情況惡化時很可能出手幹預。他押注市場參與度將向等權重股和小型股擴散,「在經歷了三年的巨額上漲之後,過程中或會有幾次震盪」。
保爾森強調:「別與聯準會或市場走勢對抗。」
蒂默表示,目前沒有跡象表明股市已進入危險區域,更大的風險是美債殖利率升向 5%,估值被迫重置,如果人工智慧熱潮演變成泡沫,則可能引發大規模拋售。因此,從現在開始拓寬投資廣度至關重要。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