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GlobalData 最新估算數據,2024 年好市多 (Costco)(COST.US) 服裝銷售額已達約 97 億美元,帶動這家倉儲會員制超市進一步鞏固自身在全球服飾零售市場的重要地位。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儘管服裝業務僅佔好市多整體營收的小部分,但這一數字已超越 Abercrombie & Fitch、Old Navy 等知名服裝品牌全年業績,後者 2024 財年銷售額分別為 49 億美元與 84 億美元。
過去五年,好市多服裝部門展現出強勁成長動能,銷售額從 2019 年的 70 億美元攀升至 2024 年的 97 億美元,增幅近 40%,增速遠超競爭對手山姆會員店的 21% 以及 BJ’s 會員制倉儲超市的 28%。
值得關注的是,好市多近期財報揭露,上一財季男裝銷售額實現「兩位數」成長,延續這一板塊的上行趨勢。
好市多服裝事業的成功源自於多重策略。一方面,好市多透過引進 Columbia、Gap 等熱門品牌吸引客流,另一方面,自有品牌 Kirkland 憑藉高性價比成為核心驅動力。與 Target、沃爾瑪等綜合超商相比,好市多服飾品類選擇相對精簡,但其「尋寶式」購物體驗獨樹一幟。
好市多在採購端直接與製造商合作、品牌授權及「機會性採購」模式,即抓住短期供應機會引入限量或過剩庫存商品。Telsey 顧問集團資深董事總經理 Joe Feldman 指出,這類商品常僅在少數門市上架,消費者需「碰運氣」搶購,反而激發了購物熱情。
在一些情況下,好市多會委託知名品牌代工自有商品,但刻意維持合作關係的低調。
不過,快速擴張也引發爭議。今年 6 月,運動品牌 Lululemon 起訴好市多,指控其「仿冒」運動服裝,並利用模糊訊息誤導消費者,使大眾誤以為 Lululemon 為好市多代工。Lululemon 同時批評好市多未澄清相關謠言。
對此,GlobalData 董事總經理 Neil Saunders 認為,這場訴訟或許成為好市多的「最佳廣告」,讓更多人注意到好市多服裝產品線的豐富性,及其與高價品牌相似但更親民的定位。
儘管近期股價因估值問題波動,好市多長期成長韌性獲業界認可。Saunders 強調,這次訴訟亦反映出主流服飾零售商正重新審視這位跨界對手的競爭力。
從倉儲會員店到服飾零售新巨頭,好市多以獨特的選品邏輯與供應鏈策略,持續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中開闢新成長曲線,服裝業務的崛起,不僅是單一品類的勝利,更折射出會員制模式對消費需求的深度挖掘能力
目前,好市多未就此篇報導回應《CNBC》採訪要求。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