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不再僅滿足於人工智慧(AI)晶片領域的領先地位,而是正透過一系列精準的戰略投資,建構一個橫跨量子運算、AI 和機器人技術的未來帝國。
根據輝達 2025 會計年度財報,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長期股權投資價值已從 2024 會計年度的 13 億美元,增加至 34 億美元,短短一年內成長近三倍。
其中,量子計算是輝達近期的投資重點。2025 年 9 月,公司投資了新創 PsiQuantum,該公司剛完成 10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 70 億美元,計畫於 2027 年底交付首台百萬量子位元的商用量子電腦。
同時,輝達也入股估值約 100 億美元的量子公司 Quantinuum。黃仁勳在今年 6 月公開表示,量子技術的實用化將比外界預期更快到來。
輝達除了提供資金,也輸出 AI 軟體技術,讓自家晶片能與量子設備協同運算,提前卡位可能挑戰現有數據中心架構的下一代運算模式。
三大投資引擎驅動生態
輝達的投資活動主要由三個單位推動:企業發展部、NVenture,以及孵化平台 Inception。
- 企業發展部:專注於戰略投資,強化輝達的技術與合作生態。
- NVenture:偏重投資回報,關注新創與產業潛力。
- Inception:作為孵化器,已服務上萬家新創,並提供 AI 硬體與雲端資源。
截至目前,輝達的投資成績亮眼,已參與投資 20 家獨角獸企業,總計 40 家估值達獨角獸水準的公司與其關聯。
自 2019 年以來,輝達企業發展部累計投資 17 家獨角獸,聚焦 AI 大模型與應用層,這些企業大多依賴輝達 GPU 技術。
另一投資部門 NVenture 則已成功投出 4 家獨角獸,包括 Hippocratic AI、Field AI、Abridge 與 Synthesia。
在眾多投資案例中,還有 You.com、Reka AI、Weka.io、Figure AI、Inflection AI 等備受關注的新創明星。
生成式 AI 的三大要素
輝達的投資策略圍繞生成式 AI 的三大要素:算力、數據與模型。
- 算力:投資 Arrcus、Ayar Labs 等半導體公司
- 能源:參與 Utilidata、Commonwealth Fusion 等專案
- 數據與 AI 模型:投資 Databricks、Scale AI、OpenAI、xAI、Cohere 及 SSI 等公司
黃仁勳指出,未來數年內,AI 與量子計算有望攜手解決全球性重大課題。輝達的完整量子算法棧即將全面開放,並能在 Grace Blackwell 200 晶片上加速運行。
隨著 AI 逐步改造資訊系統,傳統軟體算法將被 AI 演算法取代,硬體架構也可能發生顛覆性變革,CPU 與 GPU 的比例預計將從 8:2 逆轉為 2:8。
在這場產業轉型中,輝達透過持續投資構築的科技生態體系,將繼續鞏固其在 AI、量子計算與機器人領域的核心地位。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