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正密切關注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 (17 日) 舉行的政策會議,因其將在一個複雜的經濟背景下決定是否調整利率。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市場趨於疲軟,而通貨膨脹壓力卻依然存在,這種「最糟糕的局面」,讓聯準會的決策過程充滿挑戰。
上周公布的政府數據顯示,8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較前月上漲 0.4%,高於 7 月份的 0.2% 增幅,表明通膨仍具黏性。與此同時,勞動市場數據卻呈現疲態:每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增至 263000 人,達到近 4 年來的最高點,較前一周修正後的 236000 人有所增加。
更令人擔憂的是,本周稍早公布的一項大規模就業數據修訂顯示,從 2024 年 4 月到 2025 年 3 月期間,美國的實際就業人數比最初報告的少了 911000 人。
聯準會在決定是否調整利率時,必須權衡其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使命。前聯準會理事會經濟學家 Claudia Sahm 表示,這對聯準會來說是「最糟糕的局面」。她預計聯準會將在本周的兩天會議中降息 25 個基點,但同時也指出通膨「仍過於堅挺」。嘉信理財金融研究中心固定收益策略師 Collin Martin 也認同此觀點,稱「通膨仍然高企,且目前正朝錯誤的方向發展」。
儘管通膨數據頑固,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會降息。投資者目前預期聯準會在今年降息 3 次的可能性高達 76%,反映出勞動市場日益顯現的裂痕。
然而,RSM 首席經濟學家 Joe Brusuelas 警告,儘管本周可能會有降息,但「數據的潛在趨勢,並未表明今年底前 3 次降息已成定論」。
儘管勞動市場放緩,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 共同創辦人 Lakshman Achuthan 指出,這種放緩似乎並未將經濟推向懸崖邊緣。他表示:「我們不會看到勞動市場出現『硬著陸』般的崩潰... 這在某些時候可能會變得艱難,但還沒到那種程度。」
在這種複雜的經濟圖景下,華爾街策略師們對股市的態度依然樂觀,尤其看好人工智慧 (AI) 將在 2026 年進一步推動牛市。本周,甲骨文 (ORCL.US) 強勁的 AI 訂單積壓令投資者驚訝,凸顯了科技產業的實力。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全球股票主管 Ulrike Hoffmann-Burchardi 表示:「有鑑於強勁的科技業財報動能和即將到來的聯準會降息,我們不認為目前的高估值是避免多元化投資該產業的理由。」她進一步預計,美國股市仍有上漲空間,預計標普 500 指數在 2025 年底將達到 6600 點,2026 年 6 月底達到 6800 點。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