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哥倫比亞特區 (DC) 巡迴上訴法院周三 (13 日) 以 2 比 1 裁定,川普政府可繼續凍結國會本財年批准的數十億美元對外援助資金,推翻先前地方法院的禁令。這場翻盤不僅替川普削減外援政策亮起綠燈,也讓他推動弱化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甚至併入國務院的計畫再下一城。
推翻下級法院裁定 川普獲關鍵勝利
這項裁決推翻了華盛頓地方法官阿里 (Amir Ali) 先前的判決。阿里曾認定,川普政府未按國會指示撥付資金,違反了憲法三權分立原則。上訴法院多數意見由美國第 41 任總統老布希 (George H. W. Bush) 任命的韓德森 (Karen LeCraft Henderson) 法官撰寫,並獲川普任命的格卡薩斯 (Greg Katsas) 法官支持。
多數意見指出,挑戰方缺乏合法訴訟基礎提起此案,並強調依現行法,國會監察長 (Comptroller General) 可針對「資金凍結」(impoundment)提起訴訟,但非政府組織 (NGO) 和企業不能僅憑憲法分權原則或其他法律提起「獨立」訴訟。
這意味著法院並未觸及總統單方面拒絕支出國會撥款是否違憲的核心爭議。前總統拜登任命的潘 (Florence Pan) 法官持反對意見,批評多數派對此案對法治與政府架構的重大影響「視而不見」。
這起合併審理的案件涉及 2024 財政年度的外援資金,財年將於 9 月 30 日結束。若資金未經行政部門批准撥付,受款方將無法在法院下令前動用資金。這些資金原本用於瘧疾防治、兒童營養不良救助以及新生兒產後護理等國際人道計畫。
外援凍結爭議延燒 國際人道組織批行政越權
川普政府自上任以來大幅縮減海外人道援助支出與人員編制,並推動將美國國際開發署併入國務院。2022 年最高法院曾拒絕即時中止阿里的禁令,但此後挑戰方多次指控川普政府未履行撥款義務,反駁官方稱延遲是為「評估適當後續行動」的理由,批評這是繞過國會削減外援的新手段。
原告方包括全球衛生理事會 (Global Health Council) 與愛滋疫苗倡議聯盟(AIDS Vaccine Advocacy Coalition),他們主張總統無權擅自撤回國會核准的預算,必須經國會同意才能凍結撥款。他們認為,川普與行政部門領導人不應決定只支付部分甚至不支付國會核撥的款項。
美國司法部則辯稱,阿里的命令屬於「不當的司法干預」,尤其是在「特別敏感的外交領域」。司法部並指出,《資金凍結控制法》(Impoundment Control Act) 限制總統推翻國會撥款決定,但該法並未賦予 NGO 和企業執行權。原告方反駁稱,他們的訴求是基於憲法分權原則,而非僅依資金凍結法。
目前,上訴法院已受理此案,原告方可請求全體法官重新審理,但暫時裁決已讓川普在外援政策上獲得重大戰術性勝利。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