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美國總統川普回鍋執掌白宮以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為世界經濟蒙上陰影,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各國經濟成長預期被削弱,美國自身通膨壓力也隨之反彈。聯準會 (Fed) 在降息問題上猶豫不決,美元受到衝擊,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場波動顯著加劇。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最新指出,展望今年下半年,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當前情勢可概括為「三個確定」與「三個不確定」。
確定一,世界經濟復甦壓力顯著增大。2025 年上半年,地緣政治衝突頻繁、貿易保護主義加劇、消費者信心不足、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等因素,嚴重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川普關稅政策對包括中國、日韓、東協和歐盟在內的主要貿易夥伴造成明顯衝擊。已開發經濟體成長普遍疲軟,美國第一季 GDP 年率萎縮 0.2%,較去年末季大幅下滑,年增率雖維持在 1.9%,但動能明顯減弱。
日本經濟今年首季下降 0.7%,時隔一年再現負成長,5 月出口和消費數據疲軟令市場擔憂可能陷入技術性衰退。
相較之下,歐元區表現略好,今年第一季 GDP 季增 0.4%,年增 1.2%,暫時擺脫衰退陰影。
新興經濟體復甦速度也較快,亞洲地區如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成長速度分別達 6.93%、4.87% 及 4.4%,中亞國家如吉爾吉斯和烏茲別克增速更高達 13.1% 及 6.8%。
拉美地區成長率則相對滯後,巴西、智利和墨西哥成長率分別為 2.9%、2.3% 和 0.6%。
展望下半年,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難以消除,世界銀行和聯合國已將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分別下調至 2.3% 和 2.4%,創 2008 年以來新低。
確定二,關稅驅動美國通膨反彈。今年上半年美國通膨率呈先降後升態勢,CPI 年增率從年初 3. 降至 4 月的 2.3%,5 月又回升至 2.4%,核心 CPI 增速在 3 月降至 2.8% 後維持穩定。
英國和日本通膨也處於高位,日本受進口成本和米價格上漲影響,通膨率維持在 3% 左右,英國 5 月食品價格飆升推動 CPI 達 3.4%。
相較之下,歐元區通膨回落較快,5 月通膨率為 1.9%,低於歐洲央行 (ECB) 目標,為降息創造條件。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認為,今年下半年美國通膨壓力料將持續,工資和房租等服務業價格具有黏性,中東地緣風險可能推高能源價格,而關稅措施成為最重要推手。Fed 已調高 2025-2027 年通膨預期,主席鮑爾承認關稅政策已傳導至消費端,製造業物價指數顯示成本壓力正轉嫁至下游。
確定三,多重因素推動美元繼續走弱。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數大幅下行,截至 6 月下旬為 98.6。美元走弱源自於美國經濟處於強弱換檔期、財政困境加劇、美元週期進入下行階段。川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進一步削弱美元信用,施壓 Fed 降息和頻繁加徵關稅引發國際對美元穩定性的擔憂。
黃金和穩定幣的崛起反映了全球市場對美元的信任下降,美元指數今年下半年很大的機率將維持在 100 以下,人民幣、歐元和日元等非美貨幣表現相對強勁。若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妥協,美元有望出現短期反彈行情。
至於不確定因素,首先,對等關稅談判懸念猶存。川普政府 4 月推出的對等關稅導致全球貿易環境急劇惡化,儘管給予 18 個貿易夥伴 90 天談判寬限期,但除英國外,多數國家未達成協議。
若 7 月 8 日談判截止日後未達成共識,美國恐重新加稅,各國普遍採取拖延策略爭取豁免,談判結果仍存較大變數。
其次,Fed 降息時間仍不確定,今年上半年 Fed 維持利率不變,面對經濟放緩和通膨反彈風險,政策陷入兩難。儘管上月會議釋放年內可能降息訊號,但支援降息的官員減少,降息進程恐縮短。Fed 主席鮑爾強調數據依賴,9 月會議將成關鍵節點。
最後,地緣政治風險多點共振前景難料。俄烏戰爭升級、紅海問題、印巴衝突及伊朗 - 以色列對抗等熱門議題持續發酵,衝擊全球供應鏈與市場穩定。今年下半年這些風險難以根本緩解,甚至可能升級,推高原油和糧食價格,增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交織,將對全球資本流動、匯率和外貿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